從家門到校門的距離有多遠?對10年前的高考生吳丹而言,是拿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卻難籌學費的可望而不可即。而讓這段距離趨于零的,正是始于2012年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攜手茅臺發起的“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茅臺連續11年累計捐資11億元,幫助21萬多名寒門學子圓夢大學,范圍覆蓋了全國31個?。ㄊ?、區)2700多個縣,其中尤以“三區三州”等重點難點地區為主。
11月8日,吳丹與其他往屆優秀茅臺學子代表齊聚貴州省仁懷市茅臺學院,受邀參加“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2022年“強國有我·茅臺學子說”分享會(以下簡稱“分享會”),分享感恩奮進的青春故事,發出強國時代的青年心聲。貴州省委常委、遵義市委書記李睿,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傅振邦,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黨委書記、理事長郭美薦,共青團貴州省委書記史麒麟也出席了分享會。
“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 2022 年啟動儀式
赤水河畔 深情長流
自1989年起,跨世紀的公益事業“希望工程”宛如春風吹拂中國的大江南北,山嶺溝岔都能感受到溫度和善意,對寒門學子及其家庭來說更是“做夢都沒想到的好事”。數據顯示,“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是希望工程實施以來,企業累計捐資最多、覆蓋范圍最大、受益對象最廣、合作程度最深的標志性、示范性、引領性的公益品牌項目之一。
如今的吳丹是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建筑學院的團委書記,前不久榮獲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頒發的“2021年度杰出希望學子”稱號?!拔蚁M麗鄣姆N子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永遠記住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也希望我們往后的日子里,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眳堑は蚺c會嘉賓們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與吳丹一樣受到茅臺資助的學子還有21萬多名,他們在人生低谷時,因與公益力量相遇而解了燃眉之急,又因此迎來命運的轉折,有了更多的勇氣和信心向著未來進擊,一路前進越過生活與工作上的諸多關卡。
“社會責任是國企基因,茅臺將矢志不渝踐行大擔當,助力美好生活萬家共享;青年人才是強國之基,茅臺將一如既往當好熱心人,助力絢麗之花蓬勃綻放;希望工程是崇高事業,茅臺將持之以恒播種新希望,助力國之棟梁茁壯成長?!泵┡_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雄軍暢談了自己的感想。
支票捐贈儀式
分享會上,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代總經理李靜仁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支票,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卓瑪才讓領取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頒發的“同行圓夢十余載,攜手播種新希望”牌匾。
誕生于赤水河畔的茅臺,始終懷著感恩之心,感恩大自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感恩“老祖宗”傳承下來的釀造工藝,感恩政府、社會、合作伙伴和消費者的支持。如今這份感恩深情伴著赤水河畔長流,流向了山野村莊,也流進了寒門學子的心坎,更潤澤了出身鄉村的學子與高等教育的接軌處,日積月累地使其愈發閃耀著希冀的光芒。
國之棟梁 反哺鄉土
“高高的山脊上吊腳樓鱗次櫛比,每當夜幕降臨,山間升起裊裊炊煙,鼓樓下傳來陣陣吟唱,我們用歌聲傳承著族群的歷史與文化……”這是茅臺學子石賢腦海中關于侗族村寨的美麗畫卷。
作為非遺傳承人、民族文化傳播者的她,在高考那一年,由于父親的突然離世,令家庭陷入困境,也令她險些與大學失之交臂。在公益助學的幫扶下,她順利完成了學業。
畢業之際,也是創業之時。走出大山的石賢,又回到了大山。懷著滿腔熱情的她挨家挨戶邀請繡娘加入苗繡這項民族文化事業。在她的帶動下,曾經只能靠種地補貼家用的繡娘腰包鼓起來了、腰桿也硬起來了。
“10年前,在希望工程的幫助下,我走出大山,種下了理想的種子;10年后,某種意義上,我也成了‘希望工程’,將理想的種子播種在更多人心中?!笔t在分享會上說道。
與石賢一樣,在學成后反哺鄉土的還有貴州省望謨縣實驗高中副校長劉秀祥。他還有另外一個更廣為人知的身份——2008年“千里背母上大學”新聞事件中的主人公。
由于年幼喪父、母親患病生活無法自理,劉秀祥從小就一邊上學一邊照顧母親。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他,深感讀書的重要性,因此他回鄉從事教育工作,引導山村里的孩子奮發向上。他發起了“助學走鄉村行動”,走村串寨、四處勸學,先后幫助1800多位孩子重返校園,牽線資助4800多名學生。
在他不懈努力下,不少孩子通過讀書有了更好的出路和選擇,卻在畢業后也重回大山,與他一起建設和發展家鄉?!白龃笊缴钐幒⒆觽兊氖貕羧??!痹诜窒頃?,劉秀祥希望能與更多公益力量集結在一起,“讓更多孩子擁有更好未來?!?/p>
傳遞愛,播撒愛。茅臺學子在羽翼漸豐之際,也想為更多人筑起知識的護城河,也想執炬將未來的輪廓照亮照清。希望工程也始終與人才培養、鄉村振興緊密相連,通過不斷注入新鮮血液讓鄉村振興迎來新的發展和可能。茅臺通過希望工程,幫助寒門學子在對知識的敬重與信仰中重塑并鞏固了借之能改變命運的認知,間接地助燃了青年返鄉反哺桑梓、影響下一代勤奮好學繼而脫胎換骨的熱情與勇毅。
希望接力 不設終點
求學之路,就是不斷向前奔赴、向外延展,與更開闊的人生、更美好的未來相遇的過程。在貴州醫科大學研究生廖永慧看來,她的求學路上充滿了苦難、但又遍布了陽光。
2007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廖永慧家背上了數十萬元的債務。懂事的廖永慧產生了輟學的念頭,卻遭到家里人強烈的反對。
好在與錄取通知書一起到來的,還有助學金,她也由此成為茅臺學子中的一員。這來之不易的上學機遇,讓她更加珍惜學習的時光。在本科生與研究生期間,她日復一日以實驗室為家,每天將近20個小時的堅守,連學校傳達室的爺爺都忍不住勸她保重身體。
“唯有勤學和奮斗,才能不辜負幫助過我的家人、朋友、老師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痹诜窒頃?,廖永慧動情地說道。
體驗過求學的苦,卻能始終懷抱夢想、篤定前行;體驗過生活的苦,卻能始終迎難而上、砥礪奮進。這正是茅臺學子身上閃光之處——直面困難的勇敢和攻堅克難的堅韌。
在這一點上,茅臺葡萄酒公司上海省區經理陳金宇也深有體會,而他的求學之苦來得更早。由于自幼失去雙親,陳金宇每天跟著奶奶去賣廢品,每次看到同齡孩子背著書包上學,都會羨慕不已。在希望工程的資助下,他終于如愿入學。
茅臺學子代表朗讀《棟梁賦》
考上大學之際,他又得到新的資助,并成為一名茅臺學子。大學期間,他利用寒暑假到茅臺實習,畢業后又只向茅臺投簡歷;入職后,他自動請纓去最需要的城市和崗位上,持續發光發熱。
“我會一如既往地主動擔當、主動作為,也會一如既往地奉獻他人、奉獻社會,我要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屬于自己也屬于我們所有人的美好明天?!痹诜窒頃?,陳金宇慷慨激昂地說道。
“茅臺學子在人生的成長道路上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艱難,只要大家自強不息,在黨和政府關懷下,在社會各方面的支持下,一定會成長為國之棟梁?!备嫡癜钤诜窒頃?,如是勉勵茅臺學子。
這是一場不設終點的希望接力,每位茅臺學子都在無形中成了接棒者。他們用知識和閱歷所演繹的生動范本,鼓舞并引導著更多的寒門學子在困境中燃起希望。當夢想星火得以不斷延續之際,離形成燎原之勢還會遠嗎?
面對紛繁的人生課題,許多受過他人恩情滴灌的人,或許更容易產生滴灌他人的善意。正如那句常常被提及的話——“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給別人撐把傘?!币苍S單獨一個人能做的是有限的,但若是十個、百個,甚至是20多萬個,那蘊含的力量與做出的改變將是耀眼且矚目的。這也是茅臺想通過希望工程傳遞的:讓涓滴細愛匯聚成滾滾洪流,穿越山海、奔赴星辰。
無窮之路 行則將至
在“卡脖子”難題上攻堅克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扎根鄉村教育一線的青年教師和技術人才,投身強軍事業、衛國戍邊的解放軍戰士,逆行出征、守護人民健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醫護工作者……10余年間,越來越多的茅臺學子圓夢大學后,在人生大舞臺上持續發光發熱。
接受高等教育、走上社會就業,寒門學子通過雙手與智慧走上“無窮之路”。阻斷貧窮的代際傳遞,茅臺給了寒門學子擁有躍過龍門的可能,讓他們不因身處低谷而絕望于破曉之前。助力他們圓夢大學,既是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的應有之義,也是茅臺履行社會責任的勠力作為。
在資金援助的同時,茅臺還探索通過提供實習、就業和創業機會等系列發展類服務,“授人以漁”式地幫助寒門學子及其家庭更好更快地改變命運。
“我們將繼續與茅臺同心協力共同推進高質量公益項目建設,深化助學育人成效,攜手探索引領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的創新模式,更加有力有為地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種新希望?!惫浪]說道。
在“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之外,茅臺還設立茅臺學院,開設特色專業課程,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努力為國家培養高水平青年人才;積極與各青年團體、高校等合作,開展紅色教育、特色教育,為廣大青年提供體驗實訓基地,助力青年在實踐中提升愛國情懷和綜合素質。
除了教育領域,在鄉村振興、環境保護等方面,茅臺也積極出資出力。茅臺全力幫扶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持續深化“工業反哺農業”和“黔貨出山”,全方位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從2014年起,茅臺成立了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基金,連續10年每年出資5000萬元,促進建立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長效機制。
“把創造美好生活、推進共同富裕作為最大的社會責任,讓茅臺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眾?!倍⌒圮娬f道。
從2012年到2022年,茅臺站在第11個年頭的新起點上,回望走過的10年,展望未來的10年。關心國家與社會未來的最佳方式,也許恰恰是關懷與影響代表祖國未來的五湖四海的莘莘學子。幫助學子圓夢,又何嘗不是將夢想寄托在學子身上,讓未來更值得期待呢?茅臺對未來許下了宏愿,未來也將還茅臺一個凝聚了21萬多名學子的燦爛笑容。
?。ù魇厘\)
《中國食品報》(2022年11月15日05版)
?。ㄘ熅帲焊邒涉罚?/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