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支點,善用杠桿,以小搏大、以弱勝強,這是人類的智慧。對于紅星來說,找準了支點,就是撬動了發展新引擎。
作為純糧固態白酒賽道的先行者,紅星在堅持品質至上的基礎上,不斷磨煉提升,依靠先進的智能化釀造工藝和雄厚的人才技術團隊,“軟”“硬”兼施,撬動了白酒行業的大市場。
傳承傳統工藝
實現設備創新
作為北京二鍋頭品類的開創者,紅星始終堅持北京二鍋頭傳統釀造技藝,并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工藝、創新設備,為行業的發展注入科技力量。
事實上,早在幾年前,紅星就樹立了“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創新發展理念,著手打造了懷柔、六曲香等多個現代化生產基地,并在原有產業規模上進行升級。去年11月,位于清香型白酒優勢產區——山西祁縣的紅星二鍋頭釀造基地一期工程建成投產。在這個智慧工廠里,智能化釀造體系全方面建成,包括智能化制曲車間、智能化釀造車間里的多個智能集成系統、數字化系統,使生產更為科學高效,推動了智能生產在酒行業中的應用和發展。
在二鍋頭酒的生產中,酒曲至關重要,有“曲為酒之骨”之說法。紅星智能化制曲車間擁有國內目前直徑最大的圓盤制曲設備。自動化圓盤制曲技術為釀酒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了穩定環境,保證了酒曲的品質,其在制曲生產中的應用,提高了二鍋頭酒生產的現代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使得生產過程更加優質、高效。
在智能化釀造車間,為了保證溫度適宜,紅星使用智能低溫攤晾系統,確保原料在規定溫度下入池發酵。發酵好的酒醅實現了智能化出池,智能化的設備能夠實現運料、裝甑,為傳統釀造過程增添了現代感。為保證機器人裝甑的質量,紅星采用近紅外測溫系統作為機器人的“眼睛”,改“見汽撒料”為“探熱撒料”;機器人模擬人工裝甑的動作和優勢,可達到優秀裝甑技師高超且穩定的水平。智能摘酒則模擬了“看花摘酒”的效果,采用酒蒸氣溫度與酒度關系模型來優化量質摘酒,這樣摘酒的酒度精確度高,能根據酒度進行原酒多段分級,確保酒質穩定。
正是在先進科技實力的加持和雄厚企業實力的背書下,紅星能夠持續在高品質“純糧固態釀造”的賽道上越走越遠。
積蓄人才勢能
打造二鍋頭品類新標桿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創新提升的背后,離不開雄厚的科研實力的支持,更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多年來,紅星不僅找準科技支點,更找準用才育才的支點,以人才帶動科研、以人才保障質量,撬動人才工作大發展,充分釋放人才引擎的強勁動力。
為了釀好一杯好酒,多年來,紅星一貫重視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不斷完善科研人才培養機制,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技術骨干,從工藝優化、產品研發到設備創新,在二鍋頭領域的科研創新和技術進步中始終處于前沿地位。
為加大對二鍋頭品類的科研力度,紅星還建成了北京二鍋頭酒研究院。隨著其正式投入使用,紅星已擁有包括北京二鍋頭酒研究院、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北京市首席技師工作室與高景炎大師傳習所等在內的多個產學研平臺。同時,在人才儲備上,紅星目前擁有正高級工程師1人,高級工程師6人,特級技師1人,高級技師38人,中國釀酒大師、中國評酒大師1人,全國釀酒行業技術能手、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各1人,國家級白酒評酒委員12人,在北京白酒企業出類拔萃。強大的人才團隊,成為紅星在原酒釀造、酒體設計、品質控制、產品創新等方面的科研保障。
回顧過去,紅星“師徒相承、口傳身授”的傳承方式保持了清香純正的二鍋頭風味;放眼未來,雄厚的人才團隊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積蓄了強勁動能。
純糧固態、自主釀造,是紅星一貫的堅守和追求。憑借科技和人才的強大優勢,紅星的新品不斷涌現、廣受好評,紅星的發展基石進一步夯實,更是在行業低迷的大環境下實現了銷售規模和利潤的雙位數增長。紅星致力于成為二鍋頭品類價值的引領者,在打造二鍋頭品類新標桿的道路上,必將越走越穩,越走越好。
(連荷)
《中國食品報》(2023年08月10日04版)
?。ㄘ熅帲?/span>高嬌娣)